2021年(第十屆)化工新材料(北海)大會順利召開
2021年10月21日,“2021年(第十屆)化工新材料(北海)大會”在廣西北海開幕,與會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就當前我國化工新材料產業發展現狀、存在問題以及未來趨勢等作了深入探討。
作為材料工業的先導,化工新材料對國民經濟各個領域,尤其是高技術及尖端技術領域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笆奈濉睍r期,是我國國民經濟由大變強、由強變優的關鍵時期,加快培育和發展化工新材料產業,對于材料工業升級換代,保障國家重大工程建設,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構建國際競爭新優勢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工信部原材料司原副司長袁隆華指出,化工新材料是“十四五”時期石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近年來,我國在化工新材料領域主要取得了以下幾方面的成績:一是產業規模不斷擴大,能滿足大部分基礎性產業的需求;二是產、學、研、用脫節的情況已經得到高度重視,正在逐步改觀;三是涌現出一批實力較強的化工新材料企業。但在邁向國際先進水平上,我國在化工新材料方面,特別是高端材料方面,仍有較長的路要走。
中國化工信息中心主任,中國化工情報信息協會會長揭玉斌指出,當前我國化工新材料產業存在的高端供應不足、研發投入不夠、核心技術被“卡脖子”、配套關鍵技術裝備仍存短板等問題均制約了我國化工新材料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他建議,“十四五”時期,我國化工新材料行業要加快關鍵產品補短板,增強自主保障能力;重點圍繞航空航天、電子信息、新能源等行業對高端化工新材料的需求;優先選擇產業安全急需、研發基礎較好、市場潛力較大的產品作為攻關重點;選擇一批需求量大、應用面廣、有較好技術基礎的重點化工新材料產品,解決性能提升和成本較高問題;針對下游產業對產品性能的要求,加強應用研究與開發,增強專業化、批量化、定制化服務能力,促進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同時,跟蹤全球石油和化學工業科技發展趨勢,發揮高校和科研院所力量,積極開展前沿材料的研究布局。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孫偉善表示,“十四五”期間,化工新材料產業要重點圍繞高端聚烯烴塑料、工程塑料及及特種工程塑料、聚氨酯材料、氟硅材料、特種橡膠及彈性體、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功能性膜材料、電子化學品等其他特種功能材料這八大化工新材料,重點突出攻克面向重大需求的“卡脖子”技術、優化一批產業化項目、突破一批關鍵配套原料、搶占一批高科技制高點、建設一批高水平創新平臺、培育一批領軍企業特色產業聚集區這六大任務,組織實施汽車及軌道交通輕量化專項工程、高性能膜專項工程、電子化學品專項工程、生物基及可降解塑料專項工程、配套專用裝備提升專項工程這五項重點工程。
廣西北海市市長廖立勇表示,化工新材料是戰略性、技術性的產業。作為全國首批進一步擴大開放的沿海城市,北海未來5年將把加快工業振興規劃、打造綠色化工等六大工業產業集群作為統一方向,將實施長期重點獲取工程,重點提升和優化一桶油的規模和效益,做成一根線的化學纖維產業,做強一塊板的高端電子及數字產業,做大鋰電池儲能、電池材料產業,全力推動化工產業的綠色高端發展、集群發展,促使北?;瘜W產業完成轉型,爭取至2025年北海綠色化工產業集群產值達1000億元。
與會院士、專家紛紛分別就各自研究的膜、纖維素、樹脂等材料的現狀及未來發展作了深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