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三屆中國石油和化工綠色發展峰會暨綠色金融生態論壇在廣州舉辦
2021年10月19日,在廣州開幕的“2021年第三屆中國石油和化工綠色發展峰會暨綠色金融生態論壇”上,來自業界的600余位院士專家和企業家探討了新形勢下石化行業綠色發展面臨的新挑戰以及未來如何走好綠色發展之路。
中國化工信息中心主任、中國化工情報信息協會會長揭玉斌表示,近年來,石化行業持續加碼循環化改造和資源綜合利用力度,不斷利用綠色新工藝和節能減排新技術開展技術改造和轉型升級,物耗、能耗、水耗,以及廢棄物排放量都持續下降,綠色發展水平不斷提升。 但也應看到,國內石化行業的發展方式仍然還較為粗放,能源資源消耗高,“三廢”排放量大,污染治理和循環利用水平低的矛盾十分突出。真正實現綠色發展的新跨越,需要全行業共同努力。
會上發布了《中國石油和化工綠色發展藍皮書》,在充分吸收借鑒國內外綠色發展評價的相關研究成果基礎上,探索性地提出了我國石油和化工企業綠色發展評價模型及指數,旨在為我國石油化工企業綠色轉型升級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共贏發展提供數據支撐和決策參考。
情報資訊事業部資深情報顧問肖甲宏表示,我國石油化工企業要進行綠色變革,首先需要識別企業的綠色發展情況,評估自身的綠色發展能力,這就需要構建一個科學、合理、客觀的企業綠色能力評價模型,從不同維度幫助石化企業識別和評估其在生態環保方面的能力水平和發展潛力,從而為企業綠色發展戰略的制定,提供有效的決策參考。
中國石油化工循環經濟研究院院長張松臣介紹了“雙碳”背景下化工行業能源轉型機遇。張松臣認為,按照碳排放量的強度排序,煤化工中的合成氨、甲醇、焦化等子行業位于第一梯隊,在未來發展布局中值得重點關注,考慮逐步淘汰和退出。受“雙碳”影響,中國化工行業供給側存量和增量改革將進一步推進,落后低端產能將進一步出清,競爭格局開始向“強者恒強”過渡。按照“雙碳”目標下重點行業的發展速度測算,預計未來10年中國市場將有約14000億元的新增化學品市場空間。